相關報導
news

學者投書》三接海域無封閉流場,大跨距棧橋非突堤

刊登日期:2021-12-14

黃志誠/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所長

我在桃園落地生根十年了,因為地緣與專業的關係,參與協助了不少地方活動與事務,也見證了桃園海岸在很多人的努力下有所改變。就我所知,這邊很多人的願景是希望桃園海岸能有三個永續新生:生態、生活、與生產。我們都知道漂過來的垃圾不會自動消失,侵蝕的海岸不會自動修復,污染的海水不會自動乾淨,劣化的棲地不會自動復原... 很多當地志工與團隊都協助參與了桃園海岸的重生。我們真的只能被逼著只能選擇三生當中的一項嗎? 大家都認為最好是生活、生產與生態都可以同時擁有!

三接離岸設計,我想應該就是往這個方向去努力而生的。三接外推港型的設計,就是不要阻斷潮流通過斷面,離岸港的設計及大跨距棧橋,設計目的不阻斷主流,讓海水可以流通過,所以不是突堤,也不會造成大量面積的藻礁活埋。空間上,潮流本身具有對流輸送效應,因此潮流本身並非是封閉流場,桃園近岸海域也不會有封閉流場。

多年來,我跟學生不少次在寒流低溫、烈日高陽下進行現場田野調查,才辛苦獲致較紮實的科學結果,科學是可以讓大家檢驗、討論與精進的,但是不願見到社會被不實且聳動的言語誤導大眾。在此,希望以我與學生多年在這邊的努成果與專業,讓大家知道正確的科普知識,協助大眾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。